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学管理>详细内容

素养领航,设计体验:皖北地区音乐教研帮扶第四次研讨活动顺利举行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10-24 10:28:4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2025年10月23日上午9:00,音乐学院全体研究生齐聚行政楼519会议室,共同参与了“2025年皖北地区中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帮扶第四次研讨活动”。本次活动以线上方式进行,聚焦“备课能力提升”,围绕音乐教学的温度、深度与体验设计,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研讨。活动共设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个备课工作坊,分别由来自芜湖市育红小学的查斐老师、合肥市包河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陈浩老师,以及芜湖市繁昌区第二中学的许海涛老师进行专题分享。

01f3628ef0194777ac5ba99b73652c0f.jpeg

小学备课:从“备”到“教”,构建有效音乐课堂

查斐老师以《从“备”到“教”:音乐课堂的有效构建与实施》为题,提出“备课不是简单地抄写教参,而是设计学生的学习体验”。她强调,音乐教学应实现从“静态文本”到“动态生成”的转变,让课堂成为学生感知音乐、表达情感的“体验场”。

40c8ba71c1d24c0e9c8308c6276fefc7.jpeg

初中备课:扎根音乐本体,环节自然生成

陈浩老师以蒙古族民歌《金杯》为例,展开《扎根音乐本体 环节自然生成》的专题分享。他提出,音乐教学要“用对、用巧”多媒体与地方资源,将节奏、旋律等音乐要素转化为学生可感的“积木”,通过身体律动、视觉图谱、情绪卡片等方式,实现“具身化”学习,让传统音乐在课堂中“活”起来。

高中备课:素养领航,备出音乐课的温度与深度

许海涛老师以《素养领航:“备”出音乐课的温度与深度》为题,围绕高中生认知发展规律,提出“一个中心、两个维度、五步备课法”的教学设计框架。他强调,“温度”是情感共鸣,“深度”是思维拓展,音乐课应引导学生从《黄河》的咆哮到《命运》的叩问,在音乐中思考自我、社会与时代命题,实现“知识—素养”的真正转化。

集体共识:备课的本质是“读懂学生”

多位讲者共同指出,备课的第一步不是“备教材”,而是“备学生”。只有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情感需求,才能设计出有温度、有深度的音乐课堂,让教学真正触及心灵,实现美育的价值回归。

本次研讨活动不仅为皖北地区音乐教师提供了备课的方法路径,也为音乐学院研究生打开了教学研究的新视野。大家一致认为,未来的音乐教育,应在“设计体验”中传递文化,在“扎根本体”中启迪思维,在“素养领航”中育人育心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文图:刘云/审核:袁茵/审校:丁浩川/终审:李宽亮)

终审:音乐学院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