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团学工作】音乐学院学子开展2025年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
为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、践行社会责任,寒假期间,音乐学院学子在校团委的统一部署和学院团委的指导下,积极参与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,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,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。
“干”字当头,岗位实践强本领
在寒假期间,我院学子纷纷选择走向基层实践岗位,开启一段充满意义的社会实践之旅。我院学生丁冉在寒假到来之前,就决定回到他的高中母校——新沂市东华高级中学,为那里的学弟学妹们举办了一场关于大学生活和学习经验的讲座。他不仅确定了讲座的主题,还精心准备了讲义,并设计了互动环节,以确保讲座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。丁冉表示:“我深知这次讲座的重要性,它不仅是我对母校的一份回馈,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考验。”他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、整理笔记,并与几位同学共同讨论,以确保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。与此同时,我院学生孔雪丽在一家公司实习,担任数据分析专员。她如同在数据的星河中掌舵,挖掘关键洞察,为供应链的高效流转注入智慧能量,收获了专业成长的璀璨星光。贾豌怡同学则投身于高安地区的红十字会志愿服务,参与应急救护培训与宣传。她以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般的耐心与热忱,播撒急救知识,守护生命之花,传递人道温情。我院学生巫恩圣则投身于禁燃禁放工作,他张贴横幅、走访宣传、耐心劝导,向居民讲解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隐患和危害,耐心劝导违规行为,提高居民的火灾防范意识,助力营造安全的社区环境。此外,我院学生李昊也参与了社区志愿活动,他巡查社区环境,检查设施、清理垃圾;耐心为游客指路,设立热水区暖人心;新春期间还发放小礼物,增添节日氛围,以点滴行动传递温暖。
“艺”心闪耀,文化惠民树新风
为了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营造充满欢乐与和谐的节日氛围,我院的学子们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,投身于一系列深入基层的文艺惠民活动之中。我院学生段家成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,重返自己的出生地,他在文化馆的舞台上翩翩起舞,衣袂飘飞,宛如古代诗人所描绘的“霍如羿射九日落,矫如群帝骏龙翔”,在刚健有力的舞姿中,充分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和赤子之心。与此同时,我院学生马雪儿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激情,登上了家乡的春晚舞台,她与现场的灯光交相辉映,与乡亲们一起载歌载舞,通过她的表演传递着温暖的祝福,让浓浓的乡情在欢声笑语中流淌。此外,我院学生朱绍绵也参与了涟水县淮文外国语学校举办的2025年开学典礼以及元宵节庆祝活动,这些活动不仅旨在融合传统文化教育、提升学生的素养培育,还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,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,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。
“情”系桑梓,反哺家乡助振兴
走遍山川湖海,历经喧嚣繁华,心中最柔软处,始终被故乡轻轻牵动。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入家乡,深入社区,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实践。我院学生刘秦逸玥,从书斋到街巷,从受助者到助人者,淮北市东街道办事处联合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,开展了以"情暖冬日.共建家园"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,这场特殊的“返乡实践”既温暖了社区角落,也让青春在与家乡的双向奔赴中绽放光彩。我院学生李澄,也于村委会践“青春之我”,理档案、宣村务、调纠纷,“纸上得来终觉浅”,愿以所学,赋乡村新景。勤奋好学,善于创新,用艺术赋能乡村文化,为村级事务注入青春活力。我院学生贾淑瑛,参与在长治市城隍庙文物管理所组织的"游五福地过幸福年"志愿服务项目,引导游客、助力集福写联。不仅提升志愿服务能力,深悟家乡文化,还增强自信,树立正确三观,愿更加奋进,也盼更多学子为家乡添彩。此外,我院学生庄雯婷在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中,加入政务实践岗位,在政务实践中悟法规,公益服务筑担当,乡村振兴学农技,文化宣传品史韵,皆为成长厚积力量。
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,积极引导返乡大学生主动融入家乡建设,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,在实践中增长见识、锤炼才干,为未来投身社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。未来,音乐学院将继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,不断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助力家乡的建设发展。
(文:荆梦霖 王媛/图:冯小雪/审核:樊咫辉/审校:荆梦霖/终审:张太专)
用户登录